打开APP,全本阅读

打开
A+ A-
A+ A-

第2章

我叫邵蓉,家中世代经营茶道,如今已是京中巨贾,宫中御茶多来自邵记茶行。

阿爹常下江南,有次遭遇山匪,躲进一户梁姓农户方保住性命。

几年后,梁家亦遭山匪血洗,梁母怀抱着两岁的儿子逃进京城,凭着阿爹当年留下的祖传玉佩,***俩得以在邵家安身立命。

爹娘待他亲厚,几乎视作半子。

阿娘说,我小时候十分爱哭,每每哭得声嘶力竭,只有梁予钧的鬼脸能让我安静下来。

他成了我的玩伴,日日陪在身边。

我们相伴长大。

小时候淘气,阿娘责罚时,他挡在我前面。

想要什么,只管开口,他自有办法变出来,树上的鸟蛋,爱吃的桂花糕,街角的糖人。

他喜竹,爱画扇,常常不厌其烦地抓着我的手,一遍遍临摹。耳边是他细细低语,“蓉儿,待达成所愿,定不负你。梁予钧予邵蓉凤冠霞帔,真心一意。”

他把我宠成了非他不可,却毫不留情地抽身而去。

八个月前,梁予钧状元及第,殿前应对得天子赏识,入翰林院就职。

六个月前,朝花宴上,丞相之女秦胭胭对新科状元一见钟情。

三个月前,状元郎与丞相之女定下婚期。

一边是新人风发意气,一边是旧人意冷心灰。

曾许诺的凤冠霞帔,如今皆在另一个人身上。

世人都道邵家女苦心一场,皆是为他人做嫁衣,笑话者众,唏嘘者亦众。

凝玉轩雅间里,我倚在临街窗边,冷眼看迎亲队伍经过。

一抬抬大红箱笼流水般望不到头,街上尽是看热闹的百姓,新郎官骑着高头大马,一身喜服更显俊逸***。

阿爹常说,心清方可得茶味。

大抵是吹吹打打的锣鼓声太过聒噪,上好的碧螺春,此时尝起来淡如白水,入喉却偏又苦涩难抑。

似有所感,马上之人向这边看来,那张脸仍是记忆中的清俊温润。

我见过那眉眼情深几许的模样,也知那薄唇尝起来如何滋味,只是如今,这些都是别人的了。

我恹恹坐回椅子,丫鬟青芽忙关上窗户。

门被敲响,店老板福叔恭敬地引着身后之人进来。

来人是禹王殿下,面容俊朗,自带凌人贵气。

我忙起身行礼。

“是本王唐突,邵***无需多礼,”他虚扶一下,眼中尽是关切,“此情此景,***难免伤怀,有人从旁劝解一二会宽慰很多。”

我笑道,“邵蓉谢***好意,我区区商户之女,自然比不得丞相千金娇贵,做生意之人最善权衡利弊,倒是可以理解状元郎的选择。于我而言,有些人的面目提前认清,未尝不是一件好事。”

“倒是本王着相了,”他端起茶盏饮尽,“***果非一般女子,本王佩服,以茶代酒,希望能够结交***这位朋友。”

禹王慕容璃,当今皇帝第七子,盛宠多年的萧贵妃所生,母族掌北境守军,近年来逐渐势大,与当朝太子慕荣珏呈鼎立之势。

怎么看也不似闲来无事安慰失恋女子之人。

见我不语,他轻笑,清风霁月般,

“我母妃最爱邵家所出龙井,因而格外关注一些,***不必多虑。”

“多谢***。”我饮下手中茶水,心中叹息。

窗外喧哗吵闹,禹王提议去京郊的镜湖。

时值初春,湖边多的是踏青的文人雅客,公子贵女。

青草湿锦履,我们并肩往湖边走,留下一路打量与议论。

王府游船早已候命多时,船上各色果子糕点一应俱全,侍者侯立在旁。

春风带着点凉意,在湖中赏景,品湖鲜,观伶人轻吟浅唱,果然好不惬意。

禹王殿下倒不似传闻中不可亲近,相反,他知晓颇多民俗轶事,谈吐风趣得体,与女子相处亦细心周到,是个不错的游玩伙伴。

当然,时人更关心他的皇族身份。

第二天,状元郎成亲当日,七皇子偕邵家失意女同游镜湖的消息便在京中一同传开。
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