惊鸿一瞥的震撼过后,生活迅速被填满了具体的、琐碎的日常。但有些东西,已经悄然改变。
林墨的生活里,多了一项隐秘的、名为“苏晚晴”的观察日记。这本日记不存在于任何实体上,只存在于他的脑海和那双变得异常敏锐的眼睛里。
他发现,苏晚晴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待在教室里。每周三和周五的下午最后一节自习课,她都会独自离开教学楼,走向位于校园西北角的旧图书馆。那条路相对僻静,两旁种满了高大的法国梧桐。
于是,周三和周五,成了林墨心中默认的“幸运日”。他总会“恰好”在那个时间点需要去操场活动,或者去小卖部买文具,路线经过旧图书馆成了最优选择。
他会计算好时间,在她通常经过那条林荫道的时候,出现在道路的另一端。然后,放慢脚步,像是漫不经心地浏览着风景,实则用眼角的余光,贪婪地捕捉着她的身影。
他记住了她很多小习惯。
她走路时习惯微低着头,似乎在思考什么,步伐不急不缓。她总是独自一人。她喜欢在路过那棵最大的梧桐树时,抬头看一眼树冠,无论春夏秋冬。她手里通常会拿着一本硬壳的、看起来颇有分量的书,而不是轻松的小说或杂志。
他的素描本里,属于她的页面渐渐多了起来。不再是开学典礼上那个光芒万丈的侧影,而是这些日常的、细微的瞬间。梧桐树下抬头的她,抱着书微微蹙眉的她,风吹起她耳边碎发的她……每一张都画得小心翼翼,用笔轻而细腻,仿佛怕惊动了画中人。
他把她安置在画面的角落,或只是一个背影,一个模糊的轮廓。这是一种隐秘的仪式,是他一个人的***。
这一天是周五,他又一次“路过”旧图书馆。这次,他比平时稍早了一些,鬼使神差地,他踏上了旧图书馆那吱呀作响的木制楼梯。
旧图书馆因为藏书老旧,且学校新建了气派的图书信息中心,这里平时人迹罕至,只有一些需要查阅古籍或寻求绝对安静的学生才会来。空气里弥漫着旧纸张和木头特有的沉静气息。
林墨放轻脚步,在空旷的书架间穿行。他并不知道苏晚晴具体会在哪里,只是一种莫名的直觉牵引着他。
走到哲学社科类书籍的区域时,他听到了极其轻微的、纸张翻动的声音。他停下脚步,心脏骤然收紧。透过书架书籍间的缝隙,他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。
苏晚晴坐在靠窗的位置,午后的阳光将她笼罩,在她身上洒下斑驳的光点。她背对着他,低着头,正专注地看着摊开在桌上的一本很大的书。她的姿态,与在教室里那种端着的、完美的姿态完全不同,显得异常松弛和投入。
林墨屏住呼吸,像一尊雕塑般定在原地,不敢发出丝毫声响。他贪婪地看着这罕见的一幕,内心充满了窥见秘密的负罪感和一种奇异的满足。
就在这时,苏晚晴似乎看到了什么有趣的内容,肩膀微微耸动,极轻地笑了一下。那笑声几乎微不可闻,但在这个极度安静的空间里,还是清晰地传到了林墨的耳朵里。
他愣住了。他从未见过她这样的笑容。不是那种礼貌的、面具式的微笑,而是发自内心的、带着一丝孩子气的、真实的笑。
是什么,能让清冷如她,露出这样的表情?
强烈的好奇心战胜了怯懦。林墨小心翼翼地、利用书架的掩护,缓缓移动,试图看清她桌上那本书的封面。
角度终于合适。他眯起眼睛,看清了那本书暗红色的封面,以及上面烫金的、花体英文书名——《TheSecretHistoryofRockn'Roll》(摇滚乐的秘史)。
林墨的瞳孔,微微放大了。
摇滚乐?苏晚晴?那个每次考试稳居年级前三,代表学校参加奥林匹克竞赛,弹得一手优雅钢琴的完美校花,会在旧图书馆的角落,偷偷看一本关于摇滚乐历史的书?
这巨大的反差,像一柄无形的锤子,敲打在他固有的认知上。那个由完美、疏离、优秀等词汇构建起的苏晚晴的形象,第一次,出现了一道清晰可见的裂痕。
裂痕之下,似乎藏着一些他从未想象过的东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