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位置: 首页 > 最新小说 >

粥暖半生全文阅读_***林晓王槐安小说免费阅读

2025-10-29 18:48    编辑:大萝卜
  • 粥暖半生

    《粥暖半生》主角为***林晓王槐安,这本书内容合理,情节上没有太多的漏洞,文笔不错。值得慢慢品味

    阿晨 状态:已完结 类型:短篇言情
    立即阅读

《粥暖半生》 小说介绍

粥暖半生(***林晓王槐安)推荐给大家:我喜欢这两个主角,认可并赞同他们的人生观。人生不需要太多的感叹,只要是读过的人,都懂。 因为爱情让我动容,更因为书中溢出的满满的让我温暖的东西。 因为爱情不是推让,爱情不是顺其自然,爱情就是需要强硬,这是我最喜欢这本书的地方。...

《粥暖半生》 第1章 免费试读

1奶奶的粥暖半生奶奶的粥,暖过半生***对童年的第一印象,

是老房子堂屋那盏昏黄的煤油灯。灯芯跳动着,奶奶坐在灯旁的木凳上,

手里攥着他磨破了边的袖口,针线在布面上穿来穿去,

像极了院子里老槐树上绕来绕去的藤蔓。那时候他才四岁,

还没太懂“爸爸”两个字的重量——只记得某天傍晚,邻居婶子把哭到抽气的奶奶扶进屋里,

说爸爸在工地宿舍犯了病,送到医院时已经没了气。他攥着奶奶的衣角问“爸爸去哪了”,

奶奶蹲下来把他搂进怀里,声音哑得像被砂纸磨过:“你爸去天上摘星星了,

以后夜里亮着的星星,都是他在看晨晨呢。”那时候他还信,晚上总趴在窗台上数星星,

数着数着就睡着,梦里有个模糊的男人轮廓,想伸手去抓,却总抓空。变故是在半年后。

那天妈妈穿着新做的蓝布褂子,站在院子里跟奶奶说话,声音压得很低。

***抱着奶奶织的布老虎跑过去,想让妈妈抱,妈妈却往后退了一步,眼眶红红的。

后来他才知道,妈妈要改嫁到邻县,一个开小卖部的男人家。走的那天早上,

妈妈塞给他一块水果糖,糖纸是透明的,裹着粉莹莹的糖块。他攥着糖没吃,

追着妈妈坐的拖拉机跑了好远,直到拖拉机变成田埂上的一个小点,他才蹲在地上哭,

嘴里喊着“妈妈别走”,手里的糖块被汗浸湿,黏在了掌心里。从那以后,

他的世界里就只剩奶奶了。奶奶种着院前三分地的麦子,每天天不亮就起床,

先把他的早饭热在锅里——多半是玉米粥,偶尔会卧个鸡蛋,

蛋黄总是剥得干干净净放在他碗里。他放学回家时,总能看见奶奶在门口的石碾旁等他,

手里拿着烤得温热的红薯,外皮焦黑,掰开里面是金黄的瓤,甜得能沾住嘴唇。

他那时候最大的愿望,就是能像同桌小胖一样,放学时有妈妈来接,

能把考了满分的卷子递到妈妈手里,听一句“晨晨真棒”。可这个愿望,像埋在土里的种子,

始终没发芽。2病榻上的思念十岁那年的秋天,***突然病倒了。起初只是总觉得累,

上课的时候趴在桌子上就睡,后来开始发烧,烧得迷迷糊糊时,总喊“妈妈”。

奶奶背着他去村卫生室,打了几天针不见好,又雇了三轮车把他送到县医院。

抽血、拍片、做心电图,医生拿着单子看了又看,最后拉着奶奶的手说:“老嫂子,

孩子没器质性毛病,就是心思重,太想他妈妈了,神经绷得太紧,得慢慢开导。

”奶奶没听懂“器质性”是什么意思,只记住了“想妈妈”。她把家里仅有的几担麦子卖了,

又跟亲戚们借了些钱,带着***去了市里的大医院。住院的日子一熬就是两年,

***住的病房在三楼,窗户对着一片梧桐树。奶奶怕花钱,没敢请护工,

听说医院后勤缺人洗被单、铺床,就主动找了护士长,说自己能吃苦,

只求能在病房附近干活,方便照看孩子。从那以后,

奶奶的日子就被分成了两半:白天抱着摞得比人高的被单去洗衣房,肥皂泡在冷水里炸开,

溅在她冻得发红的手背上,搓得指节泛白;病房里有人出院,她又赶紧拿着干净床单去铺,

动作轻得像怕碰碎什么,铺完还会顺手把***的床头柜擦一遍,再端着热好的粥回来。

月底领酬劳时,她会把钱仔细叠好,塞进贴身的布兜里,只留几块钱买最便宜的咸菜,

自己就着冷馒头吃,给***的粥里却总卧着鸡蛋。除了洗被单的酬劳,

家里那三分地的麦子也成了指望。每年麦收时,奶奶会托邻居帮忙收割,

卖了麦子的钱一分不留地寄到医院;偶尔村里给困难户发补助,她也会让邻居代领,

攒着给***买营养品。有次***听见奶奶跟护士长打电话,说“能不能先预支半个月工钱,

孩子想喝骨头汤”,挂了电话后,奶奶对着窗户抹了抹眼睛,

转身却笑着对他说“明天给你炖骨头”。那两年里,

***藏着一个秘密——他总趁奶奶去洗衣房时,偷偷拿出奶奶的老人机,

按出那个记了无数遍的号码。电话接通时,他的心会跳得飞快,声音带着哭腔:“妈妈,

我在医院,我好想你,你能不能来看看我?”可电话那头的回应总很敷衍,

有时候是“妈妈忙着呢,下次再说”,有时候是“你好好听奶奶的话,别总添麻烦”,

还有几次,电话响了很久,最后被直接挂断。有一次,他又打电话,

听见电话那头有小女孩的笑声,妈妈不耐烦地说“别总给我打电话了,我现在的家挺好的”,

说完就挂了。***握着手机,手指在屏幕上摩挲着“妈妈”两个字,眼泪滴在手机壳上,

晕开一圈圈水渍。他赶紧把通话记录删掉,怕奶奶看见伤心。可奶奶还是发现了。有天晚上,

奶奶给***盖被子时,手机从他枕头下滑了出来,屏幕亮着,显示着最近的通话记录。

奶奶拿起手机,看了一眼,没说话,只是把手机轻轻放在床头柜上,转身坐在床边,

摸着***的头,手指带着洗被单留下的粗糙感。***不敢睁眼,怕看见奶奶难过的样子,

却听见奶奶轻声说:“晨晨,要是想妈妈,咱就打,没事的。”那天晚上,

***抱着奶奶的腰,哭了很久,奶奶没劝,只是拍着他的背,像小时候一样。

3医院的温暖医院的夜晚很冷,尤其是冬天,暖气总不太热。

奶奶带来的折叠床窄得只能容下她一个人,她却总把***的脚搂在怀里焐着。***夜里会醒,

有时候是因为梦到妈妈,有时候是因为身上没力气。每次醒过来,都能看见奶奶坐在床边,

手里拿着针线,在缝他磨破的袜子,台灯的光落在她花白的鬓角上,有几根头发粘在额头上,

是汗湿的。有一次,邻床来了个小男孩,比***小两岁,也是发烧。男孩的妈妈每天都来,

提着保温桶,里面有排骨汤、炒青菜,还会给男孩带故事书,坐在床边读给他听。

***趴在被子里,侧着耳朵听,心里像有无数根细针在扎,扎得他喘不过气。

他偷偷把脸埋在枕头里,眼泪浸湿了枕套,不敢让奶奶看见。奶奶还是发现了。那天晚上,

她给***擦完身子,坐在床边,轻轻摸着他的头说:“晨晨,奶奶知道你想妈妈,

可妈妈有她的难处。你要是想哭,就跟奶奶哭,别憋在心里。”***再也忍不住,

抱着奶奶的脖子哭了,哭了很久,把这几年攒下的委屈都哭了出来。奶奶没说话,

只是拍着他的背,像小时候哄他睡觉一样,嘴里哼着不成调的童谣。有一次奶奶感冒了,

咳嗽得厉害,却还是硬撑着去洗被单。***看着奶奶扶着墙咳嗽,咳得腰都弯了,

手里还攥着没洗完的被单,突然就懂了——他不能再这样下去,奶奶已经够累了,

他不能再让奶奶担心。从那天起,他不再偷偷给妈妈打电话,也开始好好吃饭、配合医生,

夜里醒了,会帮奶奶把滑落的被子往上拉一拉。出院那天是个晴天,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。

奶奶牵着他的手,一步步走出医院大门,***回头看了一眼住院楼,心里突然就松了。

他攥紧奶奶的手,奶奶的手很粗糙,掌心有很多老茧,却很暖,暖得能驱散所有的冷。

后来的日子就顺理成章了。***回到学校,从小学读到初中,再到高中,奶奶一直陪着他。

他放学回家,总能闻到院子里飘来的饭菜香;冬天的早上,

奶奶会提前把他的棉袄放在火炕上烘热;他考大学那年,

奶奶每天都去村口的老槐树下等邮递员,直到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,奶奶拿着通知书,

手都在抖,笑着笑着就哭了,嘴里念叨着“晨晨有出息了,他爸在天上也能放心了”。

大学毕业后,***在市里找了份工作,租了个小房子,把奶奶接了过来。他每天下班回家,

都会给奶奶买些爱吃的软糕,晚上帮奶奶洗脚,奶奶的脚背上有很多皱纹,

脚趾甲也有些变形,那是常年劳累留下的痕迹。***给奶奶揉脚的时候,

奶奶总说“不用不用,我自己来”,可眼里的笑意却藏不住。

4重逢的冷漠变故是在他工作第三年的夏天。那天他下班回家,刚走到楼下,

就看见一个穿着体面的女人站在单元门口,身边跟着两个小女孩,大的大概十岁,

小的五岁左右,都穿着漂亮的连衣裙。女人看见他,眼睛一下子就红了,快步走过来,

声音颤抖:“晨晨,我是妈妈啊。”***愣住了。眼前的女人头发烫成了卷发,

脸上画着淡妆,跟他记忆里那个穿蓝布褂子的妈妈,已经完全不一样了。他没说话,

只是站在原地,心里很平静,没有恨,也没有期待,就像看见一个陌生人。

女人拉过身边的小女孩,说:“这是**妹,叫甜甜,这个小的叫乐乐,快叫哥哥。

”两个小女孩怯生生地看着他,没说话。女人又说:“晨晨,这些年妈妈对不起你,

我这次来,是想弥补你,你跟妈妈回家吧,妈妈给你买房子,给你找好工作。

”***这才开口,声音很淡:“不用了。”他顿了顿,看向女人,“我这些年过得很好,

奶奶把我照顾得很好。我没有妈妈,也不需要妹妹,我们以后,就当不认识吧。

”女人愣住了,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:“晨晨,你怎么能这么说?我是你亲妈啊!

”“亲妈”两个字,像一颗石子扔进水里,却没在***心里激起多少涟漪。

他想起住院时奶奶冻得发紫的手,想起奶奶为了给他凑医药费,偷偷把自己的银镯子卖了,

想起那些偷偷拨打却被挂断的电话,想起奶奶洗被单时溅在手上的肥皂泡。他笑了笑,

语气很坚定:“我这辈子,只有一个亲人,就是我奶奶。我现在只想好好工作,

给她养老送终,其他的,我都不在乎。”说完,他转身往楼上走,没再回头。走到家门口,

他掏出钥匙开门,***推开门时,玄关处的感应灯刚好亮起,

暖黄的光落在奶奶的布鞋上——那是去年冬天他带奶奶去商场买的,软底的,

奶奶说走多久都不磨脚。厨房里飘来排骨汤的香气,混着葱花的味道,

是他从小吃到大的气息。5林晓的温柔“晨晨回来啦?”奶奶的声音从厨房传出来,

带着点笑意,“对了,小林说今晚过来,我多炖了点汤,她上次说喜欢喝我做的排骨汤呢。

”***心里一暖。林晓是他半年前在公司项目上认识的姑娘,性子温和,第一次来家里时,

没等***开口,就主动帮奶奶择菜,还陪着奶奶聊老家的事,听得奶奶眉开眼笑。

后来林晓常来,每次都不空手,要么带奶奶爱吃的软糕,要么带适合老人看的戏曲碟片,

时间久了,奶奶总念叨“小林这姑娘好,贴心”。正说着,门铃响了。***去开门,

林晓站在门口,手里提着一个保温桶,还有一袋新鲜的草莓:“奶奶***说您喜欢吃草莓,

我路过水果店就买了点,刚洗好的。”她边说边换鞋,径直走向厨房,“奶奶,

我来帮您炒青菜吧,您歇会儿去吃草莓,一会饭菜好了叫您。”奶奶笑得眼睛都眯了,

拉着林晓的手不肯放:“不用不用,你坐着就行,晨晨能帮我。”林晓却已经挽起袖子,

接过奶奶手里的锅铲:“没事奶奶,我在家常给我妈做饭,您放心。”饭桌上,

奶奶把排骨上的肉剔下来,一半放在***碗里,一半往林晓碗里塞:“小林多吃点,

看你瘦的,工作别太累。”林晓笑着应着,又把剔好的骨头夹给奶奶:“奶奶您也吃,补钙,

您上次说腿有点酸,多吃点骨头好。”***看着两人熟稔的样子,心里像揣了块暖玉,

温温的。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地过着。***换了份薪资更高的工作,搬了套两居室,

客厅的窗户朝南,冬天能晒到太阳。林晓帮忙把奶奶的小桌子挪到窗边,还买了个毛绒坐垫,

说“奶奶晒太阳时坐着暖和”。奶奶喜欢在窗边缝缝补补,林晓没事就坐在旁边,

陪着奶奶说话,有时候帮奶奶穿针引线——奶奶眼神不好,细针总穿不进针眼,

林晓一穿一个准,还会笑着说“奶奶您看,我这手就是为穿针生的”。小区里的张婶见了,

总跟奶奶说“老姐姐,你好福气啊,孙媳妇这么孝顺”,奶奶听了不反驳,

只是笑得合不拢嘴,过后会跟***说“小林是个好姑娘,你可得好好对人家”。

6奶奶的住院***每个周末都会和林晓一起带奶奶出去转。

林晓会提前查好适合老人去的地方,要么是有长椅的公园,要么是热闹但不拥挤的菜市场。

奶奶记性不好,买菜时总忘了自己想买什么,林晓就跟***一起,把清单写在纸上,

还会帮奶奶挑软一点的蔬菜,说“奶奶牙不好,软菜好嚼”。有次奶奶看到卖麦芽糖的,

眼睛亮了,说“晨晨小时候最爱吃这个”,林晓赶紧买了一块,还帮奶奶掰成小块,

怕奶奶噎着,自己也尝了一块,笑着说“真甜,跟奶奶做的玉米粥一样甜”。

变故是在初冬的一个周末。***带奶奶去医院体检,医生说奶奶的心脏有点问题,

需要住院观察几天。***心里一紧,强装镇定地给奶奶办住院手续,林晓刚好打电话过来,

听说后立刻请假赶了过来,手里还提着刚买的保温杯,

里面是温热的小米粥:“奶奶肯定没吃早饭,先喝点粥垫垫。”住院的日子里,

***请了年假,林晓每天下班就往医院跑,手里总提着保温桶,有时候是鸡汤,

有时候是蔬菜粥,都是按奶奶的口味做的——奶奶牙不好,林晓就把菜煮得软烂,

鸡汤里的油也撇得干干净净。她还会帮奶奶擦身子、梳头发,陪奶奶说话解闷,

有时候给奶奶读报纸上的趣事,逗得奶奶哈哈大笑。有天晚上,***趴在床边睡着了,

林晓悄悄给***盖上毯子,然后坐在奶奶床边,轻声说“奶奶,您别担心,

小说《粥暖半生》 粥暖半生精选章节 试读结束。

编辑推荐

热门小说